JY-02片区05街区011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公示
JY-02片区05街区011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公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相关规定,以便广泛了解公众对本地块调查报告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现将《JY-02片区05街区011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主要内容公示如下:一、地块基本信息JY-02片区05街区011地块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金胜镇西寨社区,龙城西大街以南,健康西路以东,健康东路以北,晋阳公寓以西,调查范围约26830.13m2(合40.25亩)。根据《JY-02片区05街区011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本地块规划用地性质为二类居住用地,属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的第一类用地。本次工作调查目的为,通过对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的初步采样调查,确定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水平,为下一步是否需详细调查提供依据。二、结论(1)现场踏勘未发现堆土异常,地块内未见污染痕迹,无异味。(2)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在调查地块进行资料收集分析、现场踏勘及人员访谈的基础上进行污染识别,污染识别表明:本地块潜在污染物为:重金属(铅、锌、锰、硒、汞、砷、六价铬)、氨氮、石油烃(C10-C40)、VOCs、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氯化物;主要潜在污染途径为:地块内施用有机肥、农药和化肥残留;泊车过程中车辆油箱的跑、冒、滴、漏以及汽车尾气排放;目部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地块外北侧私人奶牛养殖场养殖废水、冲洗废水通过地表进入浅层土壤,经渗透进入浅层地下水;西侧私人鱼塘:养殖废水、鱼塘消毒剂残留下渗。故本地块需展开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对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3)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①筛选标准选择:土壤评价标准选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标准;地下水评价标准优先选取《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水标准;对于以上标准中没有的污染物,则依次参考《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号和《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工作指南》(2019年9月)。②采样工作量,本次调查共布设14个土壤点位,3个地下水点位,包括1个土壤对照点位;地块内共送检土壤样品48件(包括1个对照样和6个平行样),送检地下水样品4个(包括1个平行样)。③土壤检测结果:检出污染物为7种重金属(铜、镍、铅、镉、砷、汞、锌)、pH和石油烃(C10~C40)、氨氮、总氟化物,检出结果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④地下水检测结果:根据检测结果,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锰、硫酸盐、肉眼可见物、浑浊度、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均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溶解性总固体W1水样超标,超标倍数0.25倍;总硬度3个水样均超标,超标倍数0.33~1.9倍;锰3个水样均超标,超标倍数0.4~1.63倍;硫酸盐3个水样均超标,超标倍数13.57~27.97倍;浑浊度W2水样超标,超标倍数0.88倍;W1、W2水样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超标,菌落总数超标0.2~0.3倍、总大肠菌群超标1.6~1.8倍。根据污染识别,晋源区浅层地下水水质较差,常规项和重金属锰存在普遍超标的现象,属于区域性污染,但该地块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水源,不在集中式饮用水补给径流区内,在当前场地利用方式下,无暴露途径,对人体健康风险可忽略。耗氧量、氨氮、铜、锌、镉、铅、钠、砷、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氟化物、氯化物、硒、碘化物、石油烃、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均有检出,但均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Ⅳ类标准和《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号中一类用地筛选值要求。其余重金属、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有机农药类均未检出。综上分析,地块内地下水不作为饮用水使用,不在水源地补给径流区,不存在暴露途径,其对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无需开展后续工作。特此公告!
页:
[1]